新能源方面我们是2009年开始谋划,2010年开始进入,当时我们知道,在新能源部件的提供,作为娱乐系统我们24年前探索是可以抓住机会,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对新能源的部件来讲,我们一定是高起点,一定是顶层设计,做好整个的研发基础,包括质量保证体系,因为它是一个安全部件。所以我们当时请了专家,引进了国际化的团队,目前在这里的团队有100多人,研发团队。基本上是80后为主的,当然关键的专家是国际顶级的。主要从事“三电”,整车控制、电机控制和电池管理系统。
在核心电控技术分为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尤其基础基本需求的阶段,功能基本需求阶段我们已经度过了,在第二阶段性能提升方面,尤其在“三电”里面,我们就围绕着可靠性、安全性跟国际对标这些方面进行努力。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第四阶段就是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驾驶方面,我们是做信息娱乐系统开始的,所以在这方面有航盛的优势。
前几天《焦点访谈》中提到企业贝特瑞,其负极材料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在此基础上,我们以纯电动力系统(电池、电机、电控)为基础平台,再发展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就比较顺利。目前我国从纯电往插电方向的发展,取得了比较好的进展,比亚迪秦,唐,上汽荣威550,以及马上出来的广汽G-MC串并联的混合动力,无论是发动机方面,还是混合动力装置上,都取得了突破
与此同时,燃料电池与动力电池深度混合的燃料电池汽车也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下一步也会出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常规深度混合动力。这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这种发展方式就避免了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初期跟国外厂家在传统车尤其在发动机以及发动机机电耦合装置等方面的直接竞争。发动机和变速器是我国汽车产业的弱项,有效的回避弱项竞争,有利于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到2020年之后,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能够全方位齐头并进、同步竞争。
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来支撑?我们非常欣慰地看到中国工程协会牵头的500多位专家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技术路线图,从2020年到2025年到2035年都有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电池管理系统,方向非常明确,我们在这个大框架下来制订航盛的发展战略。
比如说整车控制器,它不止是实现传统汽车的控制,更重要的是朝着智联、网联,它是一个智能化的控制。在电机控制里面就是实现功率密度比能够不断地使它的整个的产品能够小型化、轻量化,而且在能量密度、功率密度要高。刚才讲的IGBT方面要实现国产,国内自主的研发。电池管理系统也是,将来一定不止是一个控制,更重要的是能够智能化,智能地管理,对整车的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是同步的。
新能源电控未来的发展举措,针对产品的规划,我们有以下的一些思考。首先第一是要强调的就是我们的ISO26262安全的体系,从开始,就是从正向开发来保证它整个的开发流程,包括我们的操作系统,所有的过程都是可控的。在实现的方案里面,在微处理器以及未来多核芯片方面的考虑一定是要考虑它的安全可靠。包括基于开发的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的应用,这些方面新的工具都开始使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