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7.7%,增速与上年持平。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名义增长1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名义增长13.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进出口比上年增长7.6%,出口增长7.9%。
“201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科学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国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6.884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
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国新办举办的201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3年经济运行的成绩来之不易,国民经济的表现可以用“稳、进、好”三个字概括。“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尚待缓解,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仍需巩固。”
尽管2013年中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且效益回升,质量好转,但2013年的GDP数据仍是自1999年GDP同比增长7.6%以来最低增速。对此,分析人士指出,下一阶段,还应谨慎看待中国经济增长,经济逐渐放缓且面临困难是事实,适当减速会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推进。此外,近期国外调查机构对2014年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期均值和中值仍达7.5%,与国内预测并无差距。
“稳、进、好”的2013年
经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3年分季度看,国内生产总值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万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万亿元,增长8.3%。同时,马建堂表示,2013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0%,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是54.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是-4.4%。“2013年国民经济呈现‘稳、进、好’的特点。‘稳’体现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表现为增长平稳、就业稳定、物价平稳、农业稳固。‘进’则主要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一是第三产业去年占比提高到46.1%,第一次超过了第二产业。二是中西部地区GDP占比达44.4%,比2012年提高0.2个百分点。如果说46.1%代表产业结构的优化,44.4%则代表区域结构的改进。‘好’体现在效益回升、质量好转、民生改善和升级加快。”马建堂说。
2014年谨慎看待增长
在2013年我国GDP同比增长7.7%的大背景下,2014年中国经济前景如何?据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报道,分析人士对中国2014年经济前景的看法存在分歧。其中,德意志银行是最乐观的,预测2014年中国GDP增长率将达8.6%。而法国兴业银行的预测值最为悲观,预计2014年中国GDP增长率仅为6.9%,也是接受调查的44家投资银行中唯一预测增长率将低于7%的银行。此外,日前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也将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7.7%。
对此,渣打银行有限公司经济师李炜对国际商报记者分析道:“国外分析机构对于中国经济前景并无太多争议,预测数据上的出入,只是针对中国短期经济增速方面有一定分歧,中国经济增长中轴放缓、经济波动率上升是毋庸置疑的,但法国兴业银行预测的6.9%是偏低的。”
据了解,引起国外分析机构对中国经济前景最大质疑的问题是:中国将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世界银行的报告列举了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进的改革措施,如中国政府2013年开始减少需要政府审批的项目数量,且将在2014年继续简化程序。同时,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在推进,四大经济中心上海、广州、重庆和天津制定了国企改革方案,使其更为高效。
由此,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近期公布的中国经济数据表现较好,良好的经济增长前景为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李炜相对谨慎:“不能过于乐观看待中国经济前景,经济逐渐放缓且面临困难是事实。这就需要进行两方面的改革,首先价格改革能够拉动资源、能源、金融等,其次制度改革能令政府的办事效率更高。如果不进行改革,中国的经济将无法持续发展。”“由此看来,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将会更多,适当减速会有利于经济的推进,也符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的‘底线思维’理念。因此,我们机构预测,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不会有太大惊喜出现,预测GDP增长率将为7.4%。”李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