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来,随着PD-1单抗Opdivo(纳武单抗)和Keytruda(派姆单抗)的上市,肿瘤免疫治疗药物逐渐在整个肿瘤药物治疗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百时美施贵宝仅凭借Opdivo和易普利姆玛(伊匹单抗)就在2016年收获了54.8亿美元的回报。
2016年全球抗肿瘤领域最畅销的20药物中,有6个来自罗氏制药,罗氏成为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名副其实的领导者。
排名前3的药物美罗华(利妥昔单抗)、安维汀(贝伐单抗)和赫赛汀(曲妥珠单抗)都来自罗氏,并且都是生物大分子药物,仅这3个药物2016年的销售额总额将近180亿美元。
随着免疫治疗药物获批适应症的不断扩大,以及各种联合小分子药物治疗方案的成功,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可能超越传统的单抗药物,成为肿瘤治疗领域最畅销的药物。小分子替尼类药物伊马替尼和厄洛替尼等药物的专利到期对销售额影响巨大,近年来销售额逐渐减少。
2016年肿瘤药物销售额排名前20的药物中,生物药和小分子化学药的数量各占一半,不过生物药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表1)。2016年全球抗癌药物销售排名前5的公司分别为:罗氏(31%)、诺华(12%)、百时美施贵宝(9%)、辉瑞(7%)和礼来(5%)(图3)。
最近5年来,罗氏制药在抗肿瘤药物治疗领域一直保持绝对优势,年销售额一直稳定维持在200亿美元左右;百时美施贵宝和辉瑞凭借各自的重磅抗肿瘤药,销售额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而诺华公司尽管目前位居第2,但是由于重磅药物专利到期,未来几年销售额可能还会有所减少。
表1:全球抗肿瘤领域畅销药物Top20(百万美元)
图3:2016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Top10公司占比
全球抗肿瘤药物研发情况2011-2016年间,全球获批上市的抗肿瘤新药有68个,针对超过22种癌症适应症,其中很多药物都获批治疗多个适应症。图4列出了针对各种癌症的治疗药物,目前治疗肺癌、白血病、淋巴瘤和黑色素瘤的获批药物数量相对较多。这些药物中有许多正在测试针对其它癌症的疗效,期望为更多的癌症患者提供治疗选择。
然而,上市的这些药物却很难快速惠及全球的癌症患者(图5),对于2011~2015年间上市的42个抗肿瘤新药,在美国和德国的可获得性最高,在2016年分别上市了37和35个,而只有8个国家可以在2016年获得一半以上的抗肿瘤新药(21个),抗癌新药的可获得性对很多发达国家来说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更为严峻,像中国、印度以及印度尼西亚仅仅只有4个药物获批上市,这些国家的癌症患者显然缺少更多的治疗选择。
图4:2011-2016年间上市的抗肿瘤新活性物质
图5:2011-2015年上市的新药在2016年的可获得性
近年来,抗肿瘤领域药物研发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抗肿瘤药物研发充满希望。据Clarivate Analytics Cortellis数据库统计(检索日期:2017-06-20),目前处在注册/预注册阶段的药物有76个,处于临床Ⅲ期的药物有251个,处于临床Ⅱ期的药物有995个(图6)。表2列出了目前处在临床Ⅲ期,并且获得突破性疗法资格的药物,这7个药物中有6个是小分子药物。另外,对处于临床Ⅰ期及以上的在研药物针对的药物靶点进行排序发现,Erbb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最多(52个),其次是表皮生长因子拮抗剂(35个)和B淋巴细胞抗原CD19调节剂(33个)。拓扑异构酶Ⅰ(30个)和VEGF-2受体拮抗剂(30个)的数量也相对较多(图7)。
图6:目前在研的抗肿瘤药物数量
表2:获得突破性疗法资格并处在临床Ⅲ期的药物
图7:在研药物热门靶点排序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