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部网了解,国外对中国投资,未来哪些行业有发展可能
以美国为对标的中国或许能在美国近几年的发展中看到一些未来。
近日,有业内人士专门出国访问,希望通过他的视野描绘出美国现今的投资和创业趋势,给国内的投资机构和创业者带来一些启发。
未来几年,美国的六大投资主攻方向
美国以科技为驱动,中国以消费为驱动。
美国主要关注科技、深科技,其中包含六个方向。
第一、AI,这个是大数据继续往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像机器人、人工智能、VR、AR都和AI相关,它们的共同点是让电子化产品更加智能。
第二、生物医药健康。
例如大分子蛋白、基因治疗、细胞治疗。业内人士认为在未来十年,生物所产生的市场价值、经济价值会超过IT和TMT领域成为第一大产业。在美国,生物医药的投资比例和关注比例近几年呈现上升的趋势,例如,美国著名的医药投资公司Sofinnova,5年前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占比为70%-80%,现在这个比例已达100%。
而普通的投资TMT的公司,以及技术投资机构,在生物医药板块的投资从原来的10%增加到20%-30%。相比而言,这个比例在国内是远远比不上的,即使是中国的一线基金差距也非常大。
在美国正呈现一种趋势:生物精细化治疗,包括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基因的人工编辑和延展,以及把基因做成智能化的计算系统,人可以对其进行改造。
第三、新能源、新材料。
这里的新能源不是光能、太阳能,而是指核聚变能和电池能量高效的使用,目前很多美国公司都通过这种新能源和新材料实现了经济收益。由于中国的特殊环境,能源的发掘和应用都由政府领导,真正能产业化、市场化的非常少。在新材料上,国内的高分子材料是基于原始的材料之上研发的,而美国采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形成新的高分子材料,例如合成类金属以及非常前沿的液态金属。
第四个是航空、宇航。
在这个方向上美国前两年不成熟的公司也逐渐成熟并实现市场化,著名的公司有SpaceX,但这个行业仍然处于早期阶段。
第五个是和量子相关的,例如量子计算机、量子算法、量子通信的应用。
有些公司在试图实现产业化。通过中国发射的量子卫星,就可以看出中国、美国的发展方向不同,借助量子的力量,计算机有可能再次实现大改革,这个观点在硅谷一带广泛的被讨论着。
第六个是食品农业的科学化、智能化。
即通过科学的手段(商业化、技术化)使食品农业更高效、健康,产能得以增加。
堪称技术第一的美国,却学不来中国的市场和商业模式
波士顿和硅谷都是技术人群聚集地,波士顿的几所学校如哈佛、MIT、BC、BU又都拥有很多的技术,在这个地方也有很多投资AI和生物医药的企业。
一个产业链条的搭建需要很多中间环节,需要最底层的科技支持硬件、硬件支持软硬结合、软硬结合支持系统、系统支持软件、软件支持内容、内容支持商业模式,这样的体系才是一个完整的链条。而国内通常会把一个新的科技赶紧炒作成商业模式,从而忽略中间的环节。
但是中国也有自己的优势,由于市场结构不一样,科研硬件、软件系统、软硬结合通常由美国来做,而内容和商业模式则是中国做的更好,也导致了现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分工偏向一个趋势。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