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中国第一轮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实施招标,这意味着海上风电开发历程正式启动。然而,四年后,当初招标的四个项目仍是“零开发”状态。
记者独家获悉,四个海上风电项目中,虽然已经有三个获得全面核准,随时可以开工建设,但由于电价太低,直至目前中标企业也未有动作。因而当初故意以低价中标也成为这些企业“跑马圈海”的重要手段。
一位曾参与投标的企业人士也表示,企业为了抢占海上风电资源,特许权项目投标时一般报低价,待拿到资源之后,可以借审批流程繁琐、时间长等理由拖着不干,但必须先把资源抢到手,能否真正开发就是后话了,没有开发商是奔着盈利去投标的。
四年“零开发”
2010年10月,我国公布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中标结果,这四个项目全部位于江苏省,总规模达到100万千瓦。
在第一轮投标中,大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唐新能源”01798.HK)中标滨海近海30万千瓦项目;中国电力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体(下称“中电投联合体”)中标射阳近海30万千瓦项目;龙源电力(00916.HK)拿到大丰潮间带20万千瓦项目;山东鲁能集团拿到的是东台潮间带20万千瓦项目。
到去年,上述四个项目中已经有大唐新能源、龙源电力、山东鲁能三个获得开工“路条”,这表示我国海上第一期风电特许权项目可以开工建设了。
不过,直到现在,这些项目仍未动工。一位曾投标的企业负责人透露,2010年特许权招标的项目已经被核准大部分,但因为电价问题一直没有干,之前的中标价格是0.62元~0.74元/千瓦时,现在的标杆电价则为0.85元/千瓦时,所以特许权的项目大家都“耗着”。
中国海上风电项目此前主要通过特许权招标的形式确定电价。风电特许权招标是指开发商通过向政府投标的方式确定电价。上海东海大桥项目因为是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具有示范意义,采用的审批电价。
当年投标时,这4个项目的投标价普遍低于0.8元/千瓦时,平均分别为0.7779元/千瓦时、0.7070元/千瓦时、0.6881元/千瓦时和0.6882元/千瓦时,均远低于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最终确定的上网电价0.978元/千瓦时。
不过,顺利拿到资源的四家企业,最后的中标价格则更低。在第一轮投标中,大唐新能源的中标电价为0.7370元/千瓦时;中电投联合体为0.7047元/千瓦时;龙源电力项目为0.6396元/千瓦时;而山东鲁能东台潮间带20万千瓦项目的电价则低至0.6235元/千瓦时。
这些企业的中标价格当时已经接近陆上风电的价格,但海上风电的投资成本却是陆上风电成本的两倍多。一位新能源行业人士表示,第一轮特许权项目招标价格接近陆地风电价格,几乎是没有盈利可能的,但是也没有开发商是奔着特许权项目盈利去投标的,都是为了拿资源,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得先机,风电企业对此也早已默认。
包括“不盈利”的最大阻碍,现在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在施工技术、建安成本、设备维护、配套服务系统缺失等方面的问题,在此情况下,“跑海圈风”占资源也就成为企业进军海上风电的首要目标。
但由于第一轮特许权招标电价过低,开发商无法形成获得合理的投资收益,也因此导致此后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到目前已建成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仅为40万千瓦左右,占全国风电装机总容量的约0.5%。
抢滩6000亿市场
中国海岸线长约18000多千米,岛屿6000多个。近海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有效风能密度在300W/m2以上。其中,5~25米水深、50米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2亿千瓦;5~50米水深、70米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5亿千瓦。
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正式下发关于海上风电电价政策的文件。其中规定,2017年以前,投运的近海海上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0.85元/千瓦时,潮间带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0.75元/千瓦时。
电价明确之后,许多企业加快了海上风电布局。龙源电力明确表示,力争2017年之前增加10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
紧接着,8月份,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14-2016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涉及44个海上风电项目,共计1027.77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其中包括已核准项目9个,容量175万千瓦,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35个,容量853万千瓦。
这表示在未来的两年时间里,将有近1028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投产,而到2020年末我国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
中国风能协会报告认为,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到2020年将达到3000万千瓦,若按每千瓦2万元的投资计算,未来需要6000亿元的投资。
这更加刺激了企业抢滩海上风电资源的信心。上述企业人士表示,现在大家采取的策略就是抢占资源,抓紧核准,为明年和后年的大规模开发做好准备,而且在现有标杆电价下,如果成本和工期控制得好,海上风电项目盈利还是非常可观的。
在风电场核准方面,目前陆上风电只需要取得各省能源局的核准便可,但海上风电有使用海域问题,除了能源管理部门,还要获得海洋海事等方面核准,得有海洋环评、海缆路由等支撑性文件。
五大电企下属新能源公司一位人士也表示,一个海上风电项目审批做下来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现在企业的积极性很高,采取的模式基本都是“大规模圈资源、谨慎建设”,公司也储备了一些资源,其中也有获得“路条”的项目,但由于回报率达不到公司的要求,目前还没有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