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集团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煤制芳烃技术日前在华电煤业榆林煤化工基地问世,基地年内将全面启动,标志着世界首套百万吨煤制芳烃示范装置将逐步实现工业化。
华电集团总经理云公民4月11日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煤制芳烃技术的成功开发,开创了煤基能源化工新途径,对我国石油化工原料替代,抓住世界能源化工新的发展机遇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钱平凡对本报记者表示,我国煤炭资源多数分布在西部地区,该技术的工业化还将带动配套下游聚酯、化纤、纺织等产业的发展,将促进中西部煤炭资源富集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据了解,当前以煤为原料生产芳烃路线上的三大关键技术(煤气化、合成气制甲醇和甲醇芳构化)中,煤气化和合成气制甲醇在国内外均有成熟的工业化技术,但是甲醇制芳烃的工业化技术尚属空白。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金涌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甲醇制芳烃技术是一项关系到我国石油替代战略和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技术。”
“此项技术填补了国际空白,是我国现代煤化工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对推进石油和化工原料多元化进程,满足市场对芳烃等基本有机原料快速增长的需求,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战略意义。”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周竹叶表示。
“不过,这项国际领先的技术要真正转变国际领先的产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清华大学副校长康克军认为,应从系统的层面考虑各种能量与物质消耗,方可实现能量与水资源的优化利用,实现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我国甲醇行业的现状是产能扩张过快,而下游产品却远远跟不上发展,其主要原因是核心技术没有得到解决。
金涌表示,甲醇制芳烃的工业化技术的突破,有利于消耗甲醇的过剩生产能力,有利于提高煤化工产业的生产效益。
云公民介绍,煤制芳烃技术将是继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项目之后的新型煤化工技术,在未来几年成为新型煤化工行业的后起之秀。
华电集团按照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开发建设新型煤、电、化一体化产业。经过与清华大学的合作,世界首套万吨级甲醇制芳烃工业试验装置在华电煤业陕西榆林煤化工基地建成。2013年1月投料试车成功,2013年3月18日,技术通过国家能源局委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这项技术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核心流化床装置操作非常平稳、弹性大,连续化与自动化程度也很高,甲醇可以实现完全转化,3.07吨甲醇就可以生产1吨芳烃,并副产大量氢气,工艺废水不含氨氮,废气不含硫氮。”金涌说。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