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说:营销进入新媒体时代。但目前大部分公司仍然花90%预算到传统媒体中,原因之一就是营销人没有真正意义理解媒体,这些管理者的平均年龄是50岁,只依靠他们熟悉的传统媒体。不久未来,营销管理人员未来将年轻化,平均年龄会在30岁以上,更加理解新媒体。
特劳特认为:“社会化媒体不是一个讲故事的好地方。因为在社会化媒体上发布东西后,其他人会反驳你或者说坏话。它更多的是假设,而不是现实。传统媒体有这个优势,你可以好好讲故事,不被打断。使用社交媒体的人常常喜欢讲述自己的生活、朋友,而不是产品,所以我认为社交媒体不是很好的营销工具。”
特劳特同时认为:成功的营销策略在于向人们成功地讲述一个品牌故事;向消费者展现你的品牌为什么与其它品牌的不同。但在网络上,企业无法传递一个正确的品牌故事;或者说,无法传达让消费者能够记住的品牌信息。
《中国式定位》观点
《中国式定位》观点认为:传统媒体(电视等)在相当一段时期还是打造品牌、有效、完整讲述“品牌定位故事”的主流媒体。因为改变消费者行为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但是,很多媒体放大了所谓“互联网思维”的这种功能。我们不反对新媒体是一种趋势。但是,我们反对无限放大新媒体功能的这种行为;我们反对中国的某些培训机构或者所谓的知名“培训人”,创造、发明、借鉴“互联网思维”等概念,忽悠企业的行为。
同时认为:基于“产品、商品”销售思维的一些“中国传统营销人”把电子商务当成了“救命稻草”,放大电子商务功能,发明、创造“互联网思维”概念,忽悠一些“走投无路”的弱势品牌或中小企业,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失去了最起码的底线。
需要说明的是:未来属于那些传统产业里懂互联网的人,而不是那些懂互联网但不懂传统产业的人。阐述非常到位。---(摘自@上善若水1288)。
需要提醒的是: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需要区分“成熟品牌与非成熟品牌(品牌打造初始阶段)”之间使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权重的不同。---但是,无论变与不变,认同特劳特“在网络上,企业无法(很难)传递一个正确的品牌故事”的定义阐述。